满分起名
饑
基本解释
● 饑
- 荒年,五穀不收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穀不孰為饑。”《詩•小雅•雨無正》:“降喪饑饉。”
- 通“飢”。餓。《集韻•脂韻》:“飢,《説文》:‘餓也。’或从幾。”《正字通•食部》:“饑,餒也。”
- 姓。《集韻•脂韻》:“饑,姓。”
●饑
- 地名。《字彙補•食部》:“饑,《字韻日月燈》:‘地名。’”
英语 starve, be hungry; famine
德语 hungrig ,Ji (Eig, Fam)
法语 faim,disette
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饑
<名,動>
(1) (形聲。从食,幾( jī )聲。本義:荒年,五穀無收)
(2) 同本義 [bad havest]
饑,谷不熟爲饑。——《說文》
降喪饑饉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雨無止》
凶年饑歲,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四時不出,天下大饑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》
今山東饑饉,人庶相食。——《漢書·翼奉傳》
又如:饑荒;饑時得一口(緊要處得人救濟,恩德深厚);饑氓(逃荒的人);饑歲(荒年)
(3) [動]∶通「飢」。吃不飽,餓 [hungry;famishing;starving]
黎民不飢不寒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寧一月饑,無一旬餓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
牛困人饑日已高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饑渴而頓踣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(4) 姓
说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
穀不孰爲饑。从食幾聲。居衣切〖注〗𩜆、
𩚮,古文饑。
《說文解字注》
(饑)榖不孰爲饑。釋天文。又曰:仍饑爲荐。按論語年饑,因之以饑饉。鄭本皆作飢。从𠊊幾聲。居衣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