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韃
韃
拼音dá 注音ㄉㄚˊ
五笔affp 仓颉tjygq 郑码eebu 四角44535
笔画21画 部首革 部外12画 笔顺122125112121431112454
简体鞑15画 部首革部外6画笔顺122125112134454
康熙笔画22画 部首革 部外13画
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97C3
五笔affp 仓颉tjygq 郑码eebu 四角44535
笔画21画 部首革 部外12画 笔顺122125112121431112454
简体鞑15画 部首革部外6画笔顺122125112134454
康熙笔画22画 部首革 部外13画
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97C3
取名参考
- 推荐度0%
- 文化印象0%
- 字性3
0偏男中性9偏女
民俗参考
五行属性
五行属性:火
字义解释
是否常用:现通表
寓意解释:基本字义 ● 鞑 (韃) dá ㄉㄚˊ 1. 〔~靼(dá)〕a.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:b.独联体民族之一。 2. 〔~子〕旧时称蒙古族人。
起名解释:见“鞑”。生僻字,若用于名字还需谨慎。
康熙字典
【戌集中】【革】韃·康熙筆画:22 ·部外筆画:13
【篇海】同撻。【正字通】本作𩍠。
又𩍠靼如起,地處契丹西北,族出沙陀別種。
说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』
鄉飲酒,罰不敬,撻其背。从手達聲。𨘈,古文撻。《周書》曰:“
𨘈以記之。”他達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撻)鄉㱃酒罰不敬。撻其背。周禮閭胥。凡事掌其比。觵撻罰之事。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。鄭云。觵撻者、失禮之罰。觵用酒。其爵以兕角爲之。撻、扑也。按鄭但云失禮。許必系之鄉飲酒者、禮莫大於此。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。从手。𨔶聲。他
𨔶切。十五部。
(𨘈)古文撻。从虍者、言有威也。周書曰。
𨘈㠯記之。周當作虞。此皋陶謨文。壁中古文作?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