阬
康熙字典
【戌集中】【阜】阬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4
【唐韻】客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庚切,𠀤音砊。【說文】閬也。【玉篇】埳也,池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阬,阬虛也。【註】阬阬,謂阬壍也。【疏】阬阬者,坎陷之虛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馳阬谷。【廣韻】同坑。亦同硎。
又【增韻】陷也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秦王之邯鄲,諸嘗與王生趙,時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
又長阬,地名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出鹽澤,過長阬。
又姓。【左傳·哀十四年】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,阬氏葬諸丘輿。【註】阬氏,魯人也。【釋文】阬,苦庚反。或音岡。
又【集韻】居郞切,音岡。地名。
又【莊子·天運篇】在谷滿谷,在阬滿阬。塗郤守神,以物爲量。【楚辭·九歌】高飛兮安翔,乗淸氣兮御隂陽。吾與君兮齊速,導帝之兮九阬。
又【揚雄·甘泉賦】𨻰衆車於東阬。【註】師古曰:阬,大阜也,讀與岡同。一曰東阬,東海也。
又【廣韻】苦浪切【集韻】口浪切,𠀤音抗。【廣韻】門也。【集韻】坑也。
基本解释
● 阬
- 同“坑”。《玉篇•阜部》:“阬,亦作坑。”①地洞。也指洼地。《説文•盲部》:“阬,門也。”按:“門”,宋本作“閬”。②池;沟。《玉篇•阜部》:“阬,池也。”《增韻•庚韻》:“阬,塹溝也。”③坑杀,活埋。《增韻•庚韻》:“阬,陷也。亦作坑。
- 姓。《左傳•哀公十四年》:“(司馬牛)卒於魯郭門之外,阬氏葬諸丘輿。”
● 阬
- 门。《廣韻•宕韻》:“阬,門也。”
- 通“抗”。对抗。《史記•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崔錯癹骫,阬衡閜砢。”
● 阬
- 大山坡;大土山。《文選•揚雄〈羽獵賦〉》:“跇巒阬,超唐陂。”
- 地名。《集韻•唐韻》:“阬,地名。”
英语 pit, hole, shaft
德语 betrügen ,Sprunggrube, Schachtanlage (Bergbau) (S, Sport),Keng (Eig, Fam)
法语 tromper,escroquer,creux,fosse,enterrer vivant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〈名〉
(1) (坑的异体字)(形声。从阜( fù),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。亢声。本义:洼地,土坑)
(2) 同本义 [hole;pit;hollow]
阬。虚也。——《尔雅·释诂》。注:“谓阬堑也。”
弥纶阬泽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。注引《苍颉》:“阬,壑也。”
在谷满谷,在阬满阬。——《庄子·天运》
刘玙兄弟少时为 王恺所憎,尝召二人宿,欲默除之。令作阬,阬毕,垂加害矣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仇隙》
又如:阬阱(深坑);阬谷(沟壑溪谷);阬泽(沟壑与大泽);阬岸(坑堑,沟壑)
(3) 掘地采矿之洞穴 [pit]
弛邕州金阬禁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(4) 姓
词性变化
〈动〉
活埋 [bury alive]
已拔,皆阬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阬儒(秦始皇于咸阳活埋儒生460余人)
说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
門也。从𨸏亢聲。客庚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坑,非是。
《說文解字注》
(阬)閬也。閬者,門高大之皃也。引申之,凡孔穴深大皆曰閬阬。釋詁云:虛也。地之孔穴虛處與門同,故曰閬也。以㬪韵爲訓。詩曰:皋門有伉。然則門亦得偁阬也。○今按閬訓迂遠。疑本作𨹨,俗作
,又譌閬耳。阬塹,亦
𨹨阻也。土部曰:塹者,阬也。然則阬者塹也爲轉注。从
𨸏亢聲。客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讀如康,俗字作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