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癟
康熙字典
【午集中】【疒】癟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4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蒲結切,音蹩。【玉篇】不能飛也。枯病也。【廣韻】戾癟不正。
又【廣韻】芳滅切【集韻】匹滅切,𠀤音瞥。義同。
基本解释
● 癟
- 不能飛。《玉篇•广部》:“癟,不能飛。”
- 枯;枯瘦。如:乾癟。《玉篇•广部》:“癟,枯病。”
- 戾癟不正。《廣韻•屑韻》:“癟,戾癟不正。”
- 扁,撇。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掌櫃娘把嘴一癟道:‘好啥子,冷秋泊淡的。’”
- 同“秕”。穀不實。清范寅《越諺》卷下:“畢西穀有殻而少肉曰癟。”
● 癟
- 別。《簡體字源》:“別、瞥、蹩、癟,四字同音兼代。”
- 憋,悶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八回:“既然要錢,為什麽不説明,叫我癟了兩三個月呢?”
英语 shrivelled up, dried up; vexed
法语 ratatiné,contracté,dégonflé
说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
不成粟也。从禾比聲。卑履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秕)不成粟也。按不成粟之字从禾,惡米之字从米,而皆比聲。此其別也。左傳:若其不具,用秕粺也。杜云:秕,穀不成者。僞古文云:若粟之有秕。吕覽云:凡禾之患,不俱生而俱死。是以先生者美米,後生者多秕,是故其耨也,長其兄而去其弟。按今俗𧦝穀之不充者曰癟。補結切。卽秕之俗音俗字也。引伸之凡敗者曰秕。漢書曰:秕我王度。从禾比聲。卑履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