啓
康熙字典
【丑集上】【口】啓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8
【廣韻】康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遣禮切【正韻】祛禮切,𠀤音棨。【說文】本作啓,教也。【玉篇】開發也。【書·堯典】啓明。【傳】啓,開也。
又【大甲】啓廸後人。
又【爾雅·釋言】啓,跪也。【註】跽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遑啓處。【傳】啓,跪。處,居也。
又【廣韻】別也。
又刻也。
又【詩·小雅】元戎十乗,以先啓行。【註】王氏曰:軍前曰啓,後曰殿。先軍行之前者,所謂選鋒也。
又啓事。【晉書·山濤傳】濤爲吏部尚書,凡用人行政,皆先密啓,然後公奏,舉無失才。時稱山公啓事。
又【字彙】姓也。
又【爾雅·釋畜】前右足白,啓。【註】左傳曰啓服。【疏】昭二十九年,衞侯來獻其乗馬,曰啓服。杜預曰:啓服,馬名是也。
又【埤雅】雨而晝晴曰啓。
又星名。【詩·小雅】東有啓明。
又與启通。詳前启字註。
基本解释
● 啓
- 開;打開。《書•金滕》:“啓籥見書,乃並是吉。”
- 開拓;開創。《詩•魯頌•闊宫》:“大啓爾宇,為周室輔。”
- 始;開始。如:啓行;啓用。《三國志•魏志•武帝紀》:“首啓戎行。”
- 萌芽。《荀子•天論》:“繁啓蕃長於春夏,畜積收臧於秋冬。”
- 教導;開導。如:啓蒙;啓發。《論語•述而》:“不憤不啓,不悱不發。”
- 招致;引發。《左傳•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啓,寇不可翫。”
- 指門戶;道橋。《左傳•僖公二十年》:“‘新作南門’,書,不時也。凡啓塞,從時。”
- 前鋒;左翼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啓,牢成御襄罷師,狼蘧疏為右。”
- 稟告;報告。《商君書•開塞》:“今日願啓之以效。”
- 泛指奏疏,公文,書函。宋蘇軾《與王敏仲八首》之二:“方欲奉啓告別,遽辱惠問。”
- 古代指立春、立夏。《左傳•僖公五年》:“凡分、至、啓、閉,必書雲物。”
- 指馬的一種,右前足白色的馬。《爾雅•釋畜》:“前右足白,啟。”
- 別,分開。《大戴禮記•夏小正》:“啓灌藍蓼。啓者,别也,陶而疏之也。”
- 刻。《廣韻•薺韻》:“啓,刻也。”
- 通“跽”。跪坐。《詩•小雅•四牡》:“王事靡監,不遑啓處。”
- 視。後作“䁈”《論語•泰伯》:“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‘啓予足,啓予手。’”
- 通“棨”。古代類似通行證的公文。《釋名•釋書契》:“啓,詣也。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。”
- 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四》:“啓氏,姓姒,夏后啓之後也,後燕有啓崙。”
英语 open; begin, commence; explain
法语 Qi (Empereur)
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啓
動
(1) (會意。從戶,從口。甲骨文字形,左邊是手(又),右邊是戶(單扇門);用手開門,即開啓的意思。後繁化加「口」,或省去手(又)而成「啓」。金文又加「攴」( pū)成「啓」。現簡化爲「啓」。本義:開,打開)
(2) 同本義 [open]
啓,開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夫人將啟之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
疆埸無主,則啟戒心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一》
凡啟塞從時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年》。注:「門戶道橋謂之啟。」
啟戶。——《儀禮·士虞禮》
門啓而入。——《左傳》
啓窗而觀。——明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不能啓口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又如:啓沃(開誠忠告。舊時指用治國之道開導帝王);啓扉(開門);啓請(開口詢問;請教);啓戶(開門)
(3) 啓發;教育 [enlighten;teach;educate]
啟,教也。從攴,啓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不憤不啟。——《論語》
皆啟以商政。——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
啟古獻公。——《禮記·祭統》
佑啟我後人。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啓誨(開導教誨);啓導(開導;啓發指導);啓機(開啓機兆)
(4) 出發;起程 [start]
正月啟蟄。——《儀禮·夏小正》。傳:「言始發蟄也。」
首啟戎行。——《三國志·武帝紀》
又如:啓行(啓程,動身上路);啓輪(輪船起航);啓錨(謂開船)
(5) 開拓;開創 [open up]
齊桓公並國三十,啓地三千里。——《韓非子·有度》
啓隕籜以藝粟菽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
又如:啓土(開拓疆域);啓設(創設);啓業(開創基業)
(6) 啓奏;稟告 [inform;state]
堂上啓阿母。——《玉臺新詠 ·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啓帖(敘述情況的帖子);啓白(稟告);啓問(陳述;稟告)
(7) 煩請;啓請 [please]。
如:啓動(套話。勞駕);啓煩(套話。麻煩;多勞)
(8) 通「跽」。跪 [prostrate;kneel]
王事靡盬,不遑啓處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
(9) 通「晵」。省視,察看 [observe;watch]
啓予足!啓予手!——《論語·泰伯》
詞性變化
◎ 啓
名
(1) 書信 [letter]
方欲奉啓告別,遽辱惠問。——蘇軾《與王敏仲八首》
(2) 官方文件 [official document]
官信曰啓。——服虔《通俗文》
(3) 中國古代指立春、立夏 [the Beginning of Spring or Summer]
凡分、至、啓、閉,必書雲物。——《左傳》
说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
教也。从攴启聲。《論語》曰:“不憤不啟。”康礼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啟)教也。从攴启聲。康禮切。十五部。論語曰:不憤不啟。述而篇文。